第二章 奠基阶段
第二章 奠基阶段编辑本段
(1949~195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全面恢复国民经济建设。轴承行业首先是瓦房店轴承厂在困境中恢复生产,随后进行了扩建新建,扩大规模。朝鲜战争爆发后,瓦轴部分北迁哈尔滨建厂,“一五”时期又进行了首次扩建。上海的私营小企业通过改组改造和结构调整,企业生产经营取得一定发展。在“一五”期间,国家还兴建了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洛阳滚珠轴承厂,同时辽宁、吉林、山东和天津等省、市,兴建了一些中型轴承企业。上述一切,
为今后我国轴承工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第一节 恢复生产 改组改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机械工业由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管理。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机械工业部成立。1953年1月,一机部组建汽车工业管理局(六局),轴承工业归属汽车工业管理局领导,制定了我国轴承工业发展规划,积极组织恢复生产,改组改造。
一、瓦房店轴承厂在困境中恢复生产
1948年初,东北全境即将解放,各工厂、矿山都在迅速恢复生产,轴承的需求量猛增,但是,瓦轴面临着弹尽粮绝的处境。其原因是该厂在日伪时期,日本资本家为了垄断技术,生产轴承用的配件钢球和保持架从日本运来,在中国只生产套圈,进行组装。当时库存的钢球和保持架已经用完,再加上多年的战争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苏军拉走了三分之二的好设备,全面恢复生产因难很大。
为了尽快恢复生产,东北人民政
府于1949年对瓦房店滚珠轴承厂投资总额1689328公斤高粱米,用于扩
建厂房等设施,调拨轴承生产专用设备增加轴承生产设备能力。瓦轴厂
党组织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自己设计制造轴承专用设备,解决生产不配套的难题。
瓦轴试制钢球和保持架,全厂掀起了技术革新高潮。1948年该厂虽然试制成功了筐形保持架,但劳动强度大,质量不好。为此,组织了有丰富机械加工经验的同志参加的浪型保持架攻关组。经过四个多月设计,反复试验和改进,第一批浪型保持架终于在1949年9月制造成功。以宋世发、金德源为首的钢球研制小组查找资料,琢磨加工原理,首先自制出一台小锉扳机,进行了反复试验,终于使钢球初步成型。但是,圆度总达不到使用标准。后来,他们从儿童用手搓球的玩耍中得到启发,修复安装一台残缺破损的立式磨球机,摸索到了三点接触磨削的原理,经过几十次试验,于1949年8月中国第一粒钢球试制成功。随后又试制出5个规格的钢球并投入小批量生产。
1949年9月,以610为代表型号的中国工业轴承在瓦房店滚珠轴承厂诞生。宋世发、金德源、马洪图徐万双等同志,为中国轴承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岀贡献。宋世发被评为厂特等劳动模范,省特等劳动模范,获得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授予的一等奖章,后来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代表中国第一代轴承工人参加了第一次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其余三人被评为厂特等劳动模范。
朝鲜战争爆发后,瓦轴厂大部分搬迁到哈尔滨后定名为东北机械工业管理局第14厂,留在瓦房店的部分为瓦房店分厂,尚有陈旧设备233台,能
开动的只有139台,职工500多人,崔家田任分厂厂长。由于搬迁造成设备不配套,工厂再度面临停产。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了尽快恢复生产,瓦房店分厂首先开办了轴承行业第一期技术工人培训班,从小学毕业生、初中生中招收学员138名,分四个班,学五个专业,这是瓦轴培养的我国第一代有文化有技术的轴承工人。
在培养新工人的同时,组织力量对陈旧设备进行抢修。共修复改造老设备60余台,制造了串桶机,钢球自动检查机,铁扳切断机,特种车床,工具磨床等设备30多台。重新调整了工艺路线,使分厂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生产。到1952年设备已经发展到238台,职工1299人,轴承生产达126个品种,产量26.1万套,平均重量0.59公斤,工业总产值23万元。同年10月,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瓦房店分厂独立,定名为东北工业部机械工业管理局第24厂。为了加强国家计划管理,于1953年该厂被划归一机部汽车工业管理局领导,1954年又改名为瓦房店滚珠轴承厂。
二、瓦轴应急北迁,建立哈尔滨轴承厂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为了保存我国唯一的轴承专业生产厂,6月末,东北人民政府密令工厂停止一切基建施工,立即着手北迁。瓦轴指
派崔家田等7
人赴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选新厂址,最后确在哈尔滨香坊区。10月17日,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机械工业管理局传达瓦轴迁
厂的命令,10月26日,开始搬迁。共搬迁各种设备337台、成品轴承420吨、半成
品456吨、钢材2000余吨,随迁职工600余人,整个搬迁工作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瓦轴北迁,正值隆冬季节,东北天寒地冻,冰天雪地。瓦轴厂职工在厂领导的带领下,冒着零下30℃-40℃的严寒,手拉肩扛,装卸设备和原材料。工人宋世和就是在抢运设备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瓦轴部分北迁哈尔滨,选择有铁路专线,有发展空间的香坊区建厂。为了尽快开工生产,将原制粉厂火磨楼及一些库房、板棚等设施,因陋就简地进行维修改造,其中把一区火磨楼的木板地改造成钢筋水泥地面安装了磨床,作为磨工车间;一个砖瓦库房安装了皮带吊杠车床,作为车工车间;原库房为钢球和保持架车间;平房改造成工具和机修车间;五层楼下改造成热处理车间。
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创业、日夜奋战,一个新的轴承专业生产厂在哈尔滨诞生。1951年1月定名为东北机械工业管理局第14厂。1951年4月15日全面正式投产,当年生产轴承37.14万套,产值达298.8万元。到1952年底全厂发展到13个科室5个车间,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其中生产面积1.28万平方米,职工由600多人增加到2019人,各种设备400多台,工厂已初具规模。1953年9月隶属一机部汽车局,改名427厂,1957年3月又改名哈尔滨滚珠轴承厂。
在迁厂建厂阶段,哈轴厂共生产各类轴承914种,总产量158.7万套,工业总产值847.6万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上海轴承行业的改组改造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上海轴承行业的企业包括老厂改造和新厂组建两个方面。
首先,对上海轴承老厂诸如秦福兴机械厂、秦福兴五金轴领铁工厂、金昌铁工厂(1946年更名为宝丰机器厂)、荣泰新机械厂以及金兴轴承厂等,经劳资协商和民主改造,职工人数得到扩充,建立了新的工厂管理机制,生产经营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其次,在国民经济恢复的推动下,上海一批新轴承工厂,诸如上海汽车轴承厂、中心轴承厂、华联汽车材料制造厂等专业轴承厂以及专门锻打轴承套圈毛坯的打铁铺也相继开办。
50年代初,上海开办的轴承套圈锻打铁铺,有大华钢板店、永兴铁铺、健康铁工厂、大元机器厂,但规模都较小。
经过三年恢复性发展,到1952年末,上海轴承行业的就业人数增加到272人,轴承产量23万套,产值52.5万元,利润24万元。
第二节 扩建新建 结构调整 打造基础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对轴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在产量上,而且在品种上、质量上,都要积极为机械工业配套服务。不仅生产一般轴承,而且要生产军工等精密轴承。
一、瓦房店轴承厂扩大生产规模
“一五”期间国家先后拨给瓦轴基建资金1034万元,对瓦轴进行了扩建。到1957年,工厂占地面积从1952年的221894平方米扩展到338641平方米,建筑面积由35000平方米发展到68515平方米,设备由303台增加到504台。职工人数由1299人增加到2764人。
在“一五”期间,瓦轴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先后试制成功铁路机车轴承、轧钢设备用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重型机械和石油工业用的中型球面滚子轴承及推力轴承新产品,填补了国家空白。在此期间,还投资560多万元,建成了年产轴承70万套、单重23公斤的轴承生产线。瓦轴从1954年下半年开始推行标准化工作。首先从工具的系列化设计着手,组织技术人员按系列化、通用化的原则,共设计出34种类型1866种。另外还改进推广了多项新工艺,如对向心球轴承保持架,采用一次铆合;大型套圈淬火实行旋转冷却;筐型保持架冲模上刃改为磨削加工等30多项。这些新工艺的推广使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效率,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
成本。
1956年又建立了中央试验室,配备了齐全的试验仪器和装备。还健全了适应生产需要的中央计量室,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在此期间,为了改变军用轴承供应以苏联进口为主的状况,于1955年瓦轴充分利用民用轴承的各种条件,克服各种困难,共完成坦克轴承16种195套的试制任务。
瓦轴因扩大了规模,提前一年多时间就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各项指标。到1957年轴承品种从1952年的126个发展到34个,轴承产量从26.1万套发展到125.6万套,总产值从223万元增加到2443万元。
二、哈尔滨轴承厂首次扩建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1953年哈轴提出了扩建年产630万套轴承的设计方案。当年动工扩建,到1957年先后建成磨工车间、锻工车间和物理化验室,职工达到3400人,设备550台。
“一五”期间,哈轴在苏联的帮助下,对计划编制、产品设计、工艺装备、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快的改进和提高。
1953年,抗美援朝期间,哈轴接受了修理航空发动机轴承的任务,在产品车间为空军修理苏制米格15等飞机用的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陀螺仪表轴承。在没有正式产品图纸和确定的加工工艺的情况下,他们按照需要修理的实物,研究确定修理方法。经过精心修磨、抛光,进行严格的酸洗检查,保证了修配轴承质量,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为生产军用产品打下了基础。从1955年开始,该厂在民品车间试造军品,先后试制成功了航空发动机轴承、陀螺仪表轴承等。后经扩建成立了军品车间,不断满足军用任务日益增长的需要。
1953年以前,该厂只能生产G级球轴承。1953年3月,开始试制D级(当时精度等级为苏联的A级)精密轴承。在试制过程中,首先从改进磨加工工艺入手,使套圈磨加工从一次循环改为两次循环,精磨后增加回火终磨,并相应提高平面、内外径、沟道磨削的精度;其次采用橡胶砂轮磨削,使沟道光洁度从8级提高到9级。1953年7月,终于试制成功D305轴承,经有关部门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完全合格。通过不断地开发和总结,摸索出了套生产精密轴承的工艺,相继试制成功了D级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和单列圆柱滚子轴承新产品,并投入批量生产。
1956年该厂成立了主导设计科,配备和
艺流程。通过这次扩建,改造原有的旧
设备,又引进苏联的专用设备和技术,使
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如车工有
了半自动车床、磨工有了摆头磨、锻工用平锻代替了自由锻、煤炉加热淬火逐步被盐浴炉和电炉淬火所取代、试制成功胶布管保持架等等;同时还建立了轴承试验站,在轴承行业中较早开展轴承寿命试验。工艺装备水平和试验技术的改进和提高,进步促进了新产品的开发,推动了工厂的全面发展。
1955年,国家批准哈轴为重点扩建单位之一,列入156项重点工程,年生产纲领1041万套轴承。
“一五”期间,哈轴累计生产轴承1658.1万套,累计轴承品种225种,工业总产值18352.7万元,上缴利润5272.8万元。
三、上海轴承行业的两次结构调整
(一) 第一次经济结构调整
1953年是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国家在实施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政策的同时,对轴承制造业的轴承产品精度与性能、材料质量及交货期都提出了明确的收购标准和要求。为此1953-1954年间,上海轴承行业通过“私私联营和划块联营”,实施了以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生产协作关系组建为基本
内容的第一次行业经济调整。
当时,上海轴承行业根据“私私联营”和“产品归类、协作归口、地区相近、定点划块”的管理原则,对各个轴承厂在所属地区范围内,统一实行第一次的“裁、改、并、合”和划块联营,初步建立起以轴承成品厂与套圈锻坯加工的打铁铺等互为配套关系的生产加工协作形式。初步形成了7个轴承中心厂秦福兴五金轴领铁工厂、上工轴承厂股份有限公司、金陵铁工厂、华联汽车材料制造厂、上海汽车轴承厂、金兴荣记铁工厂、荣泰新机器厂和20多家
协作生产单位。构成了以轴承中心厂为主,划块联营,协作生产的生产群体,是我国轴承专业化生产的雏形。如秦福兴五金轴领铁工厂中有四达轴承厂、立新轴承厂、杨顺兴铁铺与其联合的组织形式等。
(二) 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
通过1954年至1956年初的行业公私合营,上海轴承行业以所有制方
上与机电工业劳动保护教育中一
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企业“定点划分,
归口管理”重新调整为基本内容,对各
轴承工厂进行了第二次经济调整。通
过调整,继续加强和完善了中心厂带
卫星协作厂的联营生产形式,又组成八个中心厂和40多个卫星协作厂,逐步形成了具有上海轴承行业特色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生产体系雏形。50年代中期,上海轴承行业已包括秦福兴五金轴领铁工厂有限公司,上工轴承厂股份有限公司、金陵铁工厂、华联汽车材料制造厂、上海汽车轴承厂、振艺汽车配件制造厂、金兴轴承厂、中国滚珠轴承厂等8个基本企业。
上海轴承工业经过改组改造和凋整,为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的行业规模经济发展和中国轴承厂的组建奠定了经济基础。
中国滚珠轴承厂是1955年7月由荣泰新机器厂、金兴荣记铁工厂两家中心厂与勤丰机器厂中心轴承厂等13家协作厂、铁铺多次合营合并而成的。
厂名为公私合营中国滚珠轴承厂,产品为象牌商标。同年10月,金兴荣铁工厂与中心轴承厂合营,厂名为金兴轴承厂,生产地球牌轴承。1957年,为适应轴承工业发展的需要,中国滚珠轴承厂与金兴轴承厂及9个卫星厂合并为中国滚珠轴承厂,产品商标为地球牌。中国滚珠轴承厂公私合营后,轴承生产初具规模。1957年生产农业轴承6个品种,产量65.4万套,产值131.8万元。为了配合钢铁工业的发展,以后由生产农业轴承向生产工业轴承转变。
1957年,上海轴承行业在上海市动力机械制造公司统一部署下,一边吸纳相关配套工艺生产的小企业进行企业规模重组,一边组织投资和试制符合普通级精度要求的工业轴承,并添置磨加工设备和检测仪器,到1957年末,上海轴承行业早期作坊生产方式造成的先天不足状况已得到明显的改善。1957年,职工人数已发展到820多人,主要设备已有387台,品种已增加到317个,轴承产量139.43万套,工业总产值315.7万元,实现利润102.28万元。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设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1953年2月成立建厂筹建处,根据交通、气候、经济和国防等条件比较,1954年2月,经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同意,国家计委正式发文,厂址选在洛阳市润西区。 根据国家批准的洛阳滚珠轴承厂设计任务,年产标准普通级各种轴承1000万套,共9大类226个品种。 1954年6月工程建设开工,一机部任命范华为厂长,闻济民为副厂长负责筹建工作。在筹建和建厂期间,全国有105个工厂提供了建筑材料和生产资料,有39个厂提供轴承制造设备。为了支援洛轴建设,国家从中央部局和省市调来一大批干部,分配了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哈轴、瓦轴和其他省市支援了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还有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高级技术人员。其中毛萃初曾赴国外留学深造,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获得两次硕士学位,曾在美国两家轴承公司实习,并任车间主任。解放前夕,毅然拒绝菲律宾两大轴承公司的高薪聘请而回到祖国,被誉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轴承专家。1954年参加洛阳滚珠轴承厂建设,经周恩来总理任命为洛轴总工程师。 为了提高从各地调来支援洛轴建设干部的技术水平,一是边建厂、边学习、边培训;二是送到哈轴、瓦轴实习培训;还选派101名技术骨干赴莫斯科第一轴承厂学习,从而提高了广大干部和工人的技术业务素质,为洛轴的开工生产进行了充分的准备。1955年9月20日洛阳滚珠轴承厂启用“4267厂代号。 1956年6月,工具车间率先试车生产成功,打响全厂试生产的第一炮。1957年3月,工厂取消代号426厂,国家正式定命洛阳轴承厂。1957年7月洛轴第一批试生产的2191套汽车变速箱轴承诞生。国庆节前夕,洛轴又生产出303、7909、2310230四种产品,送往北京,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向国庆献礼。 洛阳轴承厂于1958年7月1日正式开工生产,当年完成轴承151个品种,产量585.72万套,商品价值4840.5万元。洛轴的产品,当时已进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200多个重点用户 洛阳轴承厂从建厂初期到正式投产,都得到了苏联人民的友好帮助前后有苏联17个城市31个工厂,为洛轴制造和提供了163个型号、693台设备。同时接收了101名实习生,为洛轴养了一批技术骨干。1956年3月7日,以苏联援建专家组长尼。谢。伊克良尼斯托夫和总工艺师阿布拉莫夫为 首的47名专家来厂帮助工作,在洛轴了的基建、安装、试生产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为洛轴的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从1952年开始,在东北、华北相继建立了4个轴承厂。 (一)、公主岭轴承厂 该厂前身为私营永兴铁工厂,建于1943年。1952年改为永兴滚球轴承厂,1956年公私合营,1958年由街内迁吉林省怀德县公主岭镇,改名为公主岭轴承厂。年产“0"类产品1.3万套。 (二)、天津轴承厂 该厂前身是私营天津烟津轴承厂,1952年筹建,1953年开,1957年由12个小厂并入。分四个点生产,1956年生产7类轴承,年产量4.9万套。 (三)、烟台轴承厂 前身是烟台机器二厂,从1953年开始生产7类轴承,1956年产量已达21.52万套。1956年将几家私营小铁工厂合并后改名为烟台轴承厂。 (四)、营口轴承厂 前身系营口市第二铁业合作社,1956年秋转为营口市五金厂。当时以加工纺织机械配件和修理轴承为主,并开始试制轴承。1957年7月改为营口轴承厂,1958年生产7类轴承29.8万套。 回顾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和“一五”期间中国轴承工业建设的大程,其主要成就是打造了轴承行业中哈、瓦、洛、上海几个骨干企业和生产基地的雏形;在工作和生产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了一支职工队伍,积累了经验;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生产试验技术,开发出了国防和机械工业急需的轴承产品,1957年全国轴承产量突破1000万套大关。上述一切为我国轴承工业继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建设国家重点工程—洛阳滚珠轴承厂
五、建设中小型轴承企业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压制材料 下一篇 压制的金属保持架/钢板保持